双管正激电源设计记录

序言

一直想做个隔离电源,一开始打算做一个反激,做了一个很拉胯的反激电源,感觉再把它做好了也没啥用,反激就那样。就做个双管正激吧,功率做的高,效率也高,做反激电源的经验也一起写在这里面了。

设计

初级绕组部分

双管正激的MOS选型只要不超过输入电压就行,这样还挺方便的,电能回收的二极管选用超快灰二极管就行,而且发热量比较低。

变压器

做隔离电源我觉得最困难的就是变压器设计了,因为我本身对电感设计还是一知半解的,所以变压器我就更不知道了。直到现在我变压器的参数还是参考计算工具算出来的值或者直接照抄其他设计的参数,后面有时间就把这部分理论知识补全。所以变压器理论计算就先跳过。

本设计的变压器参数如下:
匝数(初:次:辅):9:6:5
初级电感量:340uH左右
初级、次级采用0.1mmx50丝包线双股并绕,辅助绕组采用0.5mm漆包线双股并绕
没有人为添加气隙

以下是设计经验:

1.确定匝比后,想要得到目标电感量,首先确定比例放大倍数,1:2的匝比可以绕成2:4,这样电感量就更大,然后通过调整气隙微调电感量。(不要做1cm气隙这种傻逼事
2.趋肤效应影响真的很大,绕组变压器最好还是采用丝包线,辅助绕组可以用漆包线节省变压器空间
3.做好的变压器最好在对外层包一层绝缘胶带保护,原因在调试中说明
4.变压器的绕制方法对效率影响非常大,绕制的方法有很多,我目前知道的有三明治绕法,蜂房绕,但是都还没有在本次中实践(因为太难绕了喂),本次是用初级绕组包裹次级和辅助绕组,有不错的效果
5.变压器的绕组方向,确定同名端后,同方向(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绕制就是同名端正常,反方向绕制同名端相反。
6.

调试

初级绕组部分

原本初级绕组部分没什么好调的,因为本身双管正激这部分结构就简单。但是!我爆了电容后,导致整个电路不工作,辅助绕组也不产生电压,然后给辅助绕组手动12V供电,哎嘿!初级产生了100V+的电压,我人都傻了,检查了遍,结构是MOS驱动的上管驱动坏了,下管还是正常工作,导致我双管正激变成BOOST了!牛逼,这我真想不到,换了驱动芯片后就恢复正常了。

变压器

1.调试过程中辅助绕组电压超出预想,因为次级带载后占空比提高,辅助绕组电压会大幅提高,本设计中,次级进入CCM后辅助绕组电压最高38V,相当炸裂,导致我爆了一个电容。
2.电容爆了还没完,变压器被电容炸出的电解液糊了一脸,导致初级电感量下降了100uH,所以才需要包裹起来保护变压器
3.变压器的框架比想象中的更耐烫,330度烙铁头也烫不出明显痕迹,对脱漆剂和洗板水也没有反应,缺点就易碎,敢摔就敢坏

电容爆了,到处都是

尖峰吸收

本次设计的是次级非同步整流,用的RC吸收,串联在肖特基二极管两端。分别采用三种参数:(无),(10R 1NF),(5R 3.3NF)

暂无评论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